当前位置:

高校自主招生要对论文、专利说“不”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徐林生 编辑:朱婷劼 2018-08-28 09:41:47
时刻新闻
—分享—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答题卡掉包”事件,经调查被证实为闹剧。不料,“拔出萝卜带出泥”,涉事之一的某同学被曝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论文涉嫌抄袭,且其所在学校另有4位同学论文也有抄袭嫌疑,引发舆论关注。(8月24日新华网)

  论文抄袭,一般涉及大学生、参加职称评定者,以及研究机构人员,其目的或为顺利毕业,或申报职称需要,或为提高知名度,媒体屡有曝光,大家已见惯不怪。但是,对中学生抄袭论文以获取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吃瓜群众还是有“三观”被刷的感觉。

  从媒体披露内容看,中学生论文的写作、发表,社会上已有“一条龙服务”,明码标价,专业期刊任选,甚至还有不过关就退费的“三包”服务,俨然完整“产业链”。而中学生发明专利证书的“地下买卖”,也大行其道,专业分类齐全,中介服务周到,只要出得起价钱,他人的发明就可变成某个中学生的专利。

  买卖论文、发明专利盛行的背后,是高校自主招生公平性遭受侵蚀的现实。考生通过名校的自招,可以降低10至60分不等分数被录取,这对竞争残酷的高考而言,意味着赢在了起跑线上。高校自招资格审查,有诸多加分项目,论文、专利证书就是加分项目之一,而这又是最容易造假的。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暗箱交易“生意”由此而生。

  教育部对此其实早有察觉,去年曾下发文件,要求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斩断“利益链条”。遗憾的是,高校远非净土,干扰因素颇多,这些惩罚措施被高举轻放,实际被查处的案例寥寥无几,且大多没有被公开,政策震慑力大打折扣。

  高校自主招生,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将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招进大学。自2003年实施以来,高校自招政策不断完善,许多特长生通过这一渠道就读上心仪大学。不必讳言的是,高校自主招生近年引发越来越多的议论,“换个马甲的高考加分”“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归根结底还是拼爹”等说法盛行,而被非议最多的就是论文和发明专利证书,被一些考生、家长和商业机构联手造假,动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奶酪”,影响恶劣。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与时俱进,调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明确论文、专利证书不得加分,并将其剔出资格审查资料范围,对买卖论文、专利的“生意”来个釜底抽薪。只有这样,才能维护高考制度的严肃性,才能还广大考生和社会以公平。

  文/徐林生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徐林生

编辑:朱婷劼

本文为市场监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cjg.rednet.cn/c/2018/08/28/412912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市场监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