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高法:推动法治进程“阿里打假第一案”获选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洪雪 编辑:余艺丹 2018-02-23 14:45:29
时刻新闻
—分享—

  经过近一个月的评选,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日揭晓了“201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评选结果。“阿里打假第一案”即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入选十大案件。据悉,该案还入选了“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和2017中国法治蓝皮书。

  推动法治进程:“阿里诉售假卖家第一案”获选

  2017年3月8日,淘宝网依据双方签订的《淘宝服务协定》,以“违背不得售假约定、侵犯平台商誉”为由,将出售假冒玛氏皇家猫粮的姚某告上法庭。同年7月20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姚某的售假行为对淘宝网商誉造成了损害,要求被告向淘宝赔偿人民币12万元。

  作为全国首例公开宣判的电商平台起诉售假网店案,该案由法院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判决结果确定了售假卖家应该向平台赔偿的原则,也为深受假货之害的电商平台、品牌企业以及消费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起到了示范作用。

  “该案系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其对司法界和社会的正面示范作用明显。”最高人民法院在推荐理由写道:该案填补了此类案件审理的空白,为今后类案的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有利于促进电商平台的健康长久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明确了司法打假的力度和决心,有利于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

  “电商平台对售假电商直接提起违约损害赔偿之诉,有利于依法切割平台与失信经营者之间的利益链条与诚信株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点评此案时表示。

  “让售假者疼”:阿里今年拟起诉百名售假者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率先拿起法律武器起诉售假卖家,推进法治进程。此次获选的“阿里打假第一案”也并非个案。据记者了解,2017年“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呼声发出后,阿里启动“追杀三千里”项目,希望通过运用民事诉讼手段,“追杀”售假者,提高蓄意售假的成本,“让售假者疼”,用法律武器维护权利人、商家及平台自身利益。

  目前,阿里已向法院提起诉讼12起,更多像姚某一样在网上卖假货的不良商家被诉至法院。就在今年1月16日,阿里对外宣布将于近期启动起诉售假卖家专项月,首批计划对100个售假卖家展开追偿。

  2017年10月,阿里起诉刷单平台“傻推网”案宣判,阿里胜诉,该案系“全国首例电商起诉刷单平台案”。此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全国首例“知产流氓”敲诈勒索案;获选“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的全国“组织刷单入刑”第一案;全国首例黄牛抢购软件案的背后都有阿里巴巴这家互联网公司的积极参与。

  “‘阿里打假第一案’的胜诉给网络假货治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给了我们信心。”阿里巴巴高级法务专家张译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阿里在实践中发现,要想通过民事赔偿方式给售假者以震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平台作为商誉损失方的法律量刑标准亟待建立。

  最高法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胡云腾介绍评选情况称,这次最高法评选出来的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是全国法院一年来审理的2500多万起案件的典型代表。此外入选案例还包括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于欢故意伤害案、全国首例“毒跑道”公益诉讼案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市场监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