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湘潭:知识产权“加油” 创新驱动“提速”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邓晓祥 编辑:余艺丹 2017-11-20 10:16:46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牛”探测到南海新深度,华菱线缆生产的特种线缆“搭载”神州系列飞船升空,湘电风能制造的全球首台5兆瓦风电机组在福建发电……党的十八大以来,湘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上天入地”,一系列创新成果名扬四海。

  专利是湘潭创新提速的一大“功臣”。近年来,湘潭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知识产权逐渐成为经济转型的“金钥匙”。

  深挖知识产权富矿

  在很多人眼中,专利不过是一张证书,但在湘潭大学的校园里,一项专利可以创造5亿元的利润。湘潭大学的罗和安教授告诉我们,他带领的团队曾成功研发了环己酮肟贝克曼多级重排反应技术,后来该项专利在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等大型企业得到应用,相关企业的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从5万吨/年提高到14万吨/年以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亿多元。

  高校是湘潭科研成果的“富矿区”,但也是成果转化的“闲置区”。为此,湘潭科技部门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权益分配机制,以调动单位和发明人实施专利交易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湘潭专利大户湘潭大学为例,该校“十二五”期间共获得各类授权知识产权84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12件,实用新型、外观设计241件,获得PCT专利3件。

  学校曾获得国家专利奖优秀奖2项、省专利奖金奖等4项,多次被评为湖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值得注意的是,湘潭大学还成立了湖南省首家知识产权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高价值专利成为了湘潭创新发展的动力。在专利成果转移转化运用方面,湘潭大学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宾之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合作,使专利技术成果走出“象牙塔”,合作企业则突破原有技术瓶颈,实现了校企双赢的局面。

  锻造科技创新利器

  为了提升全市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湘潭科技部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军民融合、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创新知识产权金融等工作,畅通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产,加速知识产权价值“变现”。

  近年来,湘潭先后出台了《湘潭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补助办法》《2016年湘潭市专利资助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作为湘潭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提升专利质量、培育高价值专利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有据可依。

  辛勤耕耘收获了回报。数据显示,湘潭近5年累计申请专利18255件,授权专利1039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010件,年均增长31.26%,发明专利授权年均增长24.42%,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19件,较2012年增长173.5%,PCT国际专利申请5年间增长近10倍。认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35家,获批“百项专利优化推进计划”重点专利技术转化项目28个,

  同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海牛”深海钻机、5兆瓦海上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全智能港口矿山输送成套装置、220t和360t大型电动轮矿用自卸车、核主泵轴承、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载人航天器用特种线缆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市场监管频道首页